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 正文

一江一河丨苏州河长宁段堤防

2023-04-14 16:25:43 来源:上海水务海洋 分享到:

苏州河长宁段堤防


【资料图】

引言 >>>

黄浦江和苏州河(以下简称“一江一河”)是上海的两条母亲河,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滨水景观。黄浦江作为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是上海市最大的河流,具有防洪、供水、排水、航运、生态、景观、旅游等综合功能,两岸堤防是上海防汛“四道防线”之一。苏州河是黄浦江的主要支流,贯穿上海市中心城区。一江一河两岸堤防全长605千米,贯穿了全市除崇明区外的15个区

堤防,是指沿河岸边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市水务局是一江一河堤防的行政主管部门,市水务局所属的市堤防建设运行中心负责一江一河堤防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管理。其中,黄浦江上游干流段、红旗塘、太浦河、拦路港、大泖港堤防设施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具体承担;黄浦江中下游堤防设施日常工作由所在区域水务局负责监管,具体工作由区水务局确定的堤防设施管理单位承担。

苏州河长宁段堤防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苏州河长宁段堤防东起曹阳路桥,西至临洮路桥西侧,滨水岸线已完成11.2公里全线贯通,以健身步道为连线,串联出一条连接市井百态的城市项链。华政段百年历史建筑与苏州河美景巧妙融合,一带十点,移步换景;凯旋路桥、古北路桥和中环立交桥下空间更新重塑,从“灰色”到“彩色”华丽转身,历史文脉与河滨风光相融合,缤纷色彩与无限创意趣味碰撞,形成了独具长宁特色的苏州河沿岸景观。

长宁区苏州河历史

解放后,上海工业急速发展,苏州河畔的这片沃土上曾诞生了一大批华商、外商工厂,其中,苏州河长宁段系上海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摇篮,以历史文脉相对集中而著名,曾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上世纪20年代,河畔先后建起民族实业家开办的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工厂,耳熟能详的就有天原化工厂、国棉二十一厂、上钢十厂热轧车间等。

中国第一家电解化学工厂——上海天原化工厂

上世纪80年代国棉二十一厂门前的长宁路

随着九十年代产业转型升级,许多工厂搬迁腾退,留下的厂房仓库或拆或留。加之人口增多、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肆意排入苏州河,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变得浑浊发臭,苏州河环境整治工作刻不容缓。1996年,上海市苏州河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进行苏州河沿线规划研究,实施支流整治和两岸“净化”工程,完善河道工程建设,打造河段沿岸景观线。

强家角轮渡

1998年国棉二十一厂拆除,建起上海花城和虹桥河滨花园,西侧辟建了公共绿地“虹桥河滨公园”,入口处竖立一座雕塑《瞬间》,雕塑根据一张二十一厂女工合影照创作,女工围兜上“上棉21厂”清晰可辨,为后人留下了难忘记忆。

虹桥河滨公园

长宁路上矗立的雕塑作品《瞬间》

2000年天原化工厂搬迁并改建,成为现在的天原河滨公园、天中绿地、双流绿地等苏州河景观带。

天原河滨公园

天原河滨公园观光塔、空中步廊

2006年起,临空经济园区沿岸构筑以“自然”为主题的大范围绿化地带,陆续串联起音乐公园、滑板公园、风铃绿地、中环苏州河绿地等空间,营造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独特景观。

音乐公园

滑板公园

风铃绿地

2019年,苏州河华政段实现贯通,将华东政法大学的百年历史建筑群与苏州河完美融合,2021年十一国庆期间华政段滨河步道正式开放,“一带十点”景观广受市民好评。

苏州河华政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部分照片来源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长宁区苏州河精细化管理

2020年起,长宁区苏州河岸线将慢行步道、市容绿化(环境)、河道堤防设施统一整合,实施一体化管理养护。

1、维修养护工作到位,守护苏河环境

严格按照《上海市黄浦江和苏州河堤防设施日常巡查管理规定》,坚持每天巡查堤防全线至少2次,使用网格化系统进行轨迹记录,同时做好每日巡查日志,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好养护处置。

2、打造安全防汛系统,排除潜在隐患

在严格遵守防汛墙建造标准的基础上,兼顾美观与安全,打造具有特色的防汛墙及栏杆;设置清晰明确的引导标识,规范管理人行步道区域,在临河近水区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牌,提升沿途居民安全意识。

3、建设亲水滨河空间,提高环境品质

打造岸线贯通,将广场、公园、绿地等节点空间串珠、成线、连片;实现桥下公共空间新升级,在中环线北虹立交下方打造了“四大象限”,集跑步、打球、观景、休憩于一体。

海烟物流段

中环桥下空间健身步道

堤防建设运行中心、长宁区河道管理所供稿

关键词: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超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